右上角背景
邮箱登录
banner

新闻中心

前沿科技赋能产业转型 校地协同共绘发展新篇
2025年11月03日 信息来源: 编辑:


11月1日,北京大学邯郸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与邯郸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主办的智兴燕赵 智造未来——北京大学校友邯郸行产业技术对接会在人才大厦举行。本次活动汇聚了来自各县(市、区)的重点企业负责人、技术总监及研发骨干,共同探讨前沿科技成果与地方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路径,为邯郸市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的“北大智慧”与创新动能。研究院院长刘红燕、邯郸市人才交流开发中心主任薛鹏出席活动,研究院项目管理与对外合作部部长陈曦主持。



image.png

对接会聚焦人工智能、工业软件、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食品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邀请多位北京大学及校友企业专家和行业领袖,围绕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带来六个高水平的主题报告,搭建起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交流平台。

图片
2.jpg

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区域经理刘月雷以《工业软件赋能产业数字化与智能化》为题,深入剖析了工业软件作为智能制造核心引擎的关键作用,分享了智能产线核心能力建设在提升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成功实践。

北京大学电子学院副院长魏贤龙教授团队项目工程师何星杭带来了《嵌入产线型食品辐照装备》的专题报告,展示了如何将先进的辐照技术无缝集成到食品生产线中,有效解决食品安全与保质难题,为邯郸市蓬勃发展的食品加工业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

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代表刘诚分享了《新石器无人车:无人驾驶赋能物流场景实践》,通过生动案例展现了无人车在城市物流、零售配送等场景中的规模化应用,描绘了未来智慧物流的广阔图景。

灵动科技政府事务总监刘海进介绍了《视觉自主移动机器人及集群调度系统应用》,详细介绍了基于强化学习的多智能体集群调度系统,阐述了AMR(自主移动机器人)如何利用先进的视觉导航和智能算法,在复杂工业环境中实现高效、灵活的物料搬运,助力企业打造“黑灯工厂”。

北京大学泛在连接与网联智能实验室副研究员徐驰呈现了《机器的联觉:通信与多模态感知的智能融合》的前沿探索,揭示了如何让机器像人类一样,通过融合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知信息,并结合高速通信,实现更高级别的环境理解与决策能力。

北京大学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谢睿带来《大模型与智能体技术及其应用》的精彩演讲,解读了大模型技术如何驱动智能体自主完成复杂任务,并展望了其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个性化服务等领域的巨大潜力。

此次活动参会企业由各县(市、区)联络员精准推荐,汇聚了邯郸市重点产业优质企业代表。按照《关于配合工作专员协助北京大学邯郸创新研究院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通知》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协同效能,共同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与协同发展。

北京大学校友邯郸行产业技术对接会不仅是一场收获满满的技术盛宴,更是北京大学智力资源与邯郸市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的重要桥梁。参会企业代表纷纷表示,专家们的报告内容前瞻、案例详实,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技术参考,后续将积极与相关团队深化交流合作。研究院也将持续发挥北大的科技、人才和校友资源优势,常态化举办此类对接活动,推动更多优质项目在邯郸落地转化,为邯郸市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力量。